当前位置:首页>>党的建设
党的建设
《尺牍情深——总书记的回信》第1集 大陈岛上不老的青春_共产党员网
时间:2023-12-13  作者:  新闻来源:人民网-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【字号: | |

书信是人们交流思想、沟通情感和传递信息的一种传统方式与重要载体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常以书信的方式同党员群众和各界人士交流互动。一纸书信飞越山海,温暖人心,催人奋进,也折射出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丰厚思想。

浙江省台州湾东南,有一座大陈岛,习近平总书记曾对这里“一次视察,两次回信”,这背后,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?让我们一起上岛寻访。

大陈岛,位于台州湾东南的东海海面,由29个岛礁组成,被誉为“东海明珠”。1955年1月18日,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,一举解放了素有“大陈岛门栓”之称的一江山岛,盘踞大陈的国民党军队在仓皇撤退时,带走了岛上所有的居民,只留下了一座满目疮痍的荒岛。

此时,新生的共和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建设中。1955年11月,国家发出“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”的号召。温州和台州两地广大青年积极响应,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诞生了。

登岛后的第三天,队员们在大陈岛凤尾山上举行了宣誓仪式。

“走路高低不平,夜里电灯不明,急事电话不灵,遇风航船常停。”岛上艰苦的生活,让很多人手足无措,然而,想到自己许下的铮铮誓言,垦荒队员们咬着牙迎难而上。上岛第一年,他们收获了4万多斤马铃薯、5万多斤蔬菜和10万多斤番薯。

这是一本60年前的五年级语文教科书,其中一篇课文《海上姑娘》,有这样一段话:来到大陈岛,人人都称赞垦荒队里的温州小姑娘——金育育。金育育,就是当年第一个报名参加海洋捕捞队的女队员。女同志从事海洋捕捞工作,在当时是一件稀罕事。而参加捕捞队,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晕船。

大海蕴含着丰富的资源,但也隐藏着无尽的风险。

这些从未与大海打过交道的年轻人,就这样在艰苦历练中成长着。1958年3月,登岛的第三年,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用捕鱼挣的钱和大家捐出的钱,建造了第一艘机帆船,取名“勇敢号”。

就像这艘帆船的名字,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,勇敢地来到荒凉的大陈岛,投身海岛建设。

邵福生是第二批登上大陈岛的垦荒队员,当年在岛上主要从事海带养殖的工作。一次出海捕捞海带的经历,让邵福生记忆犹新。

一阵阵风浪袭来,小船在汹涌的海浪中来回颠簸。垦荒队员们紧紧地抓住船帮,在海面上与风浪搏斗。

经过一批又一批垦荒队员们的辛勤付出,大陈岛的农业、畜牧业、海洋业迅速发展开来,昔日满目疮痍的荒岛逐渐蜕变成为“东海明珠”,焕发出美丽的光彩。

青春热血,无怨无悔,垦荒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大陈人。王海强,是大陈岛的“垦二代”,从小就跟随父辈生活在海岛上。1988年,王海强成为大陈供电所的一名电力工人,开始了海岛巡线工作。

7月的大陈岛,酷热难耐,户外工作几分钟就会汗流浃背。尤其是台风到来之前,王海强和队员们每天都要奔走在海岛的角角落落,检查海岛的电力运行状况和居民的用电安全。

目睹大陈喜人的变化,2009年10月30日,李盛益、李京州、张其元等25名老垦荒队员给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书记处书记、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写信,汇报工作成果。

正如习近平回信中希望的,建设一个“小康的大陈,现代化的大陈”,是每一个大陈人的奋斗目标。大陈海域是著名的“大黄鱼之乡”,但这里自然环境恶劣,一场强台风就可能摧毁整个养殖场,让多年的辛勤付出付之东流。但大陈人没有退缩,他们迎“风”而上,不断创新养殖方式,在全国首创了铜围网养殖技术,大黄鱼的产量也在逐年上升。

随着大陈岛的开发建设,岛上的游客多了,商店、民宿、餐馆也多了起来,一直在外务工的毛海明心动了。2018年,毛海明回到大陈岛,将自家的老房子重新装修,建起了民宿,取名“海巢”。

整个上午,毛海明一直在民宿和码头之间往返。从介绍风景到讲述大陈岛垦荒故事,毛海明熟练地当起了导游。

在毛海明的带动下,岛上居民纷纷改建自家农房,建起了精品民宿,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,体验大陈岛上那份清新自然的美好。

从百废待兴到百业俱兴,从渔场复苏到“渔旅”融合,从“吃海”到“养海”,今天的大陈正在快速融入浙江大湾区的建设洪流,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,开启一段新的航程。

牢记总书记的嘱托,垦荒精神在这座海岛上一代代传递下来。2016年5月5日,张婧怡等12名小学生以大陈岛垦荒队员后代的名义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,表达了学习传承垦荒精神,做爱学习、爱劳动、爱祖国好少年的决心。

青春不老,精神永存。以生态为底、红色为魂,大陈正描绘出共同富裕的最美图画。

两次回信,字字千钧。字里行间,那份沉甸甸的牵挂和殷殷嘱托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大陈岛人。新时代,他们砥砺初心使命、引领干事创业,不断推进垦荒精神彰显实践伟力、绽放时代光芒。精神永不老,大陈正年轻。